波阳新媒体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

孩子被孤立、没朋友,90%的家长忽略了这一点

2022-01-18| 发布者: 波阳新媒体| 查看: 144| 评论: 3|来源:互联网

摘要: 五岁的冉冉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,和谁都能很快熟悉起来;前段时间,因为疫情在家隔离了一段时间后,冉冉的...
神马影视在线看最新电影 https://www.shenmayun.cc

五岁的冉冉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,和谁都能很快熟悉起来;

前段时间,因为疫情在家隔离了一段时间后,冉冉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;

不仅不愿意去幼儿园,还总是发脾气,甚至出现了小便失禁、夜里莫名哭泣的情况。

冉冉父母像热锅上的蚂蚁,着急上火;

问来问去,才知道孩子在幼儿园受到了排挤,被几个小朋友孤立,所以出现这些症状。

于是父母帮孩子想了很多办法,比如让孩子带零食去幼儿园缓解关系;他们也开导冉冉,让孩子不要在意孤立自己的同学,和其他小朋友玩就可以。

但冉冉的情况并没有缓解,反而随着时间更加严重......

孩子在学校被孤立排挤,有一部分家长会让孩子反思自己为什么被孤立,有一部分家长会教孩子如何主动缓解被孤立的现象,还有一部分家长,会觉得这不过小事一桩,完全不需要在意。

那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有效解决孩子的问题呢?

今天,我们先不谈孩子“被孤立”本身,而是说一说事件背后的原因:羞耻感。

何为羞耻感?

当孩子被同学孤立时,孩子会感到很受伤的根本原因,是因为内心的“羞耻感”;

换句话说,对于孩子而言,被孤立本身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孤立行为背后带来的羞耻感。

这种羞耻感,让孩子对自己进行极度的贬低、自我怀疑,让他们从内心认定自己是有问题的,所以才不被尊重、不被接纳。

就如罗切斯特大学临床心理学家GershenKaufman说:“羞耻是灵魂的疾病,它是自我体会到的、关于自我的一种最令人心碎的体验。羞耻是我们体内感受到的伤口,它把我们和自己分开,同时也把我们与他人分开。”

图片来源:网络

强烈的羞耻体验往往包含两种感觉:

一是其他情绪的被压制感,比如因为孤立而感到内心很受伤,从而产生愤怒、恐惧等情绪,但却无法释放;

二是自卑感,被孤立的体验激发了孩子敏感的自我意识,这让他进入怀疑自己价值的状态,从而丧失认同感。

可以说,在所有情绪和情感中,羞耻感是最负面的一种,也是极其容易被忽视的一种感受。

图片来源:网络

因为它是针对自我的情绪,我们很容易受到它的伤害。它常常会被他人的行为唤醒,让我们感到尴尬、痛楚、怯懦。

当孩子的羞耻感被过度激发后,往往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中。羞耻感激发出孩子过高的自我意识,而过高的自我意识让孩子对社交变得焦虑。

越焦虑,越在意,越羞耻。

所以,当孩子因为被同学孤立、排挤,而产生一系列不符常规的变化时,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,是引导孩子的羞耻感走向健康之路,避免让羞耻感“掌控”孩子的其他情绪,从而掌控孩子的行为。

图片来源:网络

处理不当的羞耻感,

会带来什么后果?

首先我们要明白,每个人都有羞耻感,并且不会随着时间而消失,它会藏在我们身体的某个角落,让我们产生一些夸张的消极情绪。

我们要做的,便是把它控制在一定范围内,让它成为健康的一种情绪族群。

因为处理不当的羞耻感,会影响我们的一生。

1、羞耻感会降低情绪管理的能力

羞耻感会让我们变得更加敏感,也许别人无意识的一句话便会激发出我们的愤怒。

在当事人看来,用看上去强大的愤怒来掩盖羞耻感,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,这样的举动可以让他人停止对自己的攻击。

如前文中的冉冉,便为了掩盖被同学孤立而带来的羞耻感,变得爱发脾气起来。

图片来源:网络

久而久之,暴力也可能因此而产生,而我们则会变成一个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人。

2、羞耻感会代际相传

心理治疗师伊尔斯∙桑德在《恰如其分的害羞》中说:

“人际关系中不和谐的互动会代代相传,不和谐的互动引起的羞耻感也是如此。”

伊尔斯∙桑德的母亲便总是利用羞耻感来教育她。

母亲会用一些语言暗示或者明示她,让她感到羞耻,以达到教育的目的。

而伊尔斯∙桑德的母亲,从小也接受着这样的教育,所以她并不觉得自己的行为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。

但事实上,来自亲密之人的话,更容易让人内心波动,从而形成很深的意识,在不知不觉中传递给下一代。

图片来源:网络

3、羞耻感会让人失去底线

因为羞耻感,很多人会把人际关系中的问题,强加在自己身上,然后不断调整自己的底线。

比如你本想拒绝一场聚会,却会在对方说“你这样做真让人扫兴”时,改变自己的主意。

在电视剧《女心理师》中,便有这样一个片段:

莫宇小时候在学校受到同学欺负,他回家告诉父母后,爸爸说那是同学在开玩笑,妈妈则说同学不喜欢你,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。

在这样的错误引导下,莫宇的羞耻心没有得到健康发展,其他情绪被压抑,莫宇因此变成了一个不会说“不”的“老好人”。

因为害怕失败的体验,他的内心有一百个不愿意,依然一次又一次地答应同事们过分的请求:在雨天帮同事买咖啡,下班后又返回公司帮同事做ppt,甚至自己做出来的方案被别人拿去邀功……

但这并没有改善他的人际关系,反而成为“职场边缘人”,被同事排挤在外。

没有被妥善处理的羞耻感便是如此,隐藏在各种行为之下,以不易被察觉的方式控制着我们。

只有把它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,我们的人生才不被其影响。

图片来源:网络

三招教孩子打败羞耻感

尽管羞耻感对孩子的影响很大,但“健康羞耻”却可以帮助孩子减少犯错的机会,让孩子避免“破罐子破摔”的迹象。

那要如何让孩子拥有“健康羞耻”,让其产生正面的作用呢?父母们可以试试下面三个步骤:

1、学会保护孩子的羞耻感

从三岁起,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苏醒,羞耻心萌发,孩子开始注意大家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,一旦旁人对他有不好的评价,便很容易产生羞耻感。

同样,犯错等让人感到“丢脸”的事情,也会让孩子产生羞耻感。

这个时候,用心呵护孩子的“羞耻感”,可以让孩子不被其“俘虏”。

比如在孩子犯错后,不要用大量的语言去责备孩子,当你感受到犯错后的孩子已经处于自责状态,那就给他一点时间,让他自己去思考。

也不要随意拿孩子的行为或隐私开玩笑,让孩子有被尊重的感受。

当孩子因为被同学孤立而感到羞耻时,不要站在大人的角度去否认孩子的感受,先照顾好孩子的情绪,肯定他的感受,这样孩子便能慢慢从情绪中抽离,来思考这件事。

2、学会用积极的语言和孩子沟通

很多时候,父母在和孩子说话,要比对外人说话更随意。也许是觉得亲密的人不需要太刻意,却不知自己的无意言行,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。

比如有的父母总是会告诉孩子“好好想想,你错在哪里了”、“你总是这么粗心,真不知道你能干什么”,这样的语言会激发出孩子更多的羞耻感。

积极的语言,则可以为孩子的内心带去力量,让孩子有足够的能力,把羞耻感压缩到一定的范围内。

图片来源:网络

教育家陶行知“四颗糖”的故事便充分说明这一点。

面对校园打架的学生,陶行知在了解情况后,没有直接去批评学生,更没有给对方的行为下定义。

他先递给学生第一颗糖,说:“这是奖励你的,因为你很准时,比我先到了。”

再拿出第二颗糖,告诉孩子:“这也是奖励你的,我不让你打人,你立刻就住手,说明你很尊重我。”

还有第三颗糖,说:“据了解,你打他是因为他欺负女生,说明你很有正义感。”

此时,学生已经哭了出来,因为他被校长抓住后的羞耻感得到安抚,于是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。

这时,陶行知拿出第四颗糖——你已经认错,我们的谈话结束了。

相比打击、消极的语言,积极的语言,更能让孩子变得勇敢。

当孩子被孤立时,亦可以用积极的语言给孩子力量。同样是改变这一现状,用“我们来想想如何让这件事变得更好”这样的语言,远比“让我们想想,你做错了什么”更有长远的意义。

3、为孩子提供榜样

羞耻感会传染,勇气也会传染。

有时候,孩子会处理不好羞耻感带来的自卑、自责和尴尬,和家长也有极大的关系。

因为家长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,比如当家长因为孩子的表现差被留校时,羞耻感便会产生。

所以,要孩子更好地面对羞耻感,父母自己要做好榜样。

比如孩子可以通过观察父母面对人际关系的态度、处理人际问题的方法,摆脱羞耻,拥有自信和勇气,去正面处理问题,而非逃避。

图片来源:网络

当然了,对于五岁的孩子,多一些语言的引导是必要的,但前提是,肯定孩子的情绪,用积极的语言沟通。

这样,孩子才会摆脱羞耻、戒备等情绪,停止自我伤害,把目光放在“孤立”这件事上。

孩子的成长过程,不仅仅是一个生理变化的过程,其心理也是一直变化的。

身为父母,在关注孩子身体变化的同时,也不要忘了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。

有的事,在成人眼里不值一提,在孩子眼里,却会是疾风暴雨。

参考书籍:《恰如其分的害羞》

-END-

策划:MT

作者:问心浅笑

编辑:雪梨

(文中部分图片均来源网络,侵权可联系删除)



分享至:
| 收藏
收藏 分享 邀请

最新评论(0)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波阳新媒体  

GMT+8, 2019-1-6 20:25 , Processed in 0.100947 second(s), 11 queries .

Powered by 波阳新媒体 X1.0

© 2015-2020 波阳新媒体 版权所有

微信扫一扫